Discuz! Board

标题: 河南工业大学2015诚聘英才 [打印本页]

作者: newrecollect    时间: 2016-8-22 11:56
标题: 河南工业大学2015诚聘英才
一、学院简介    

河南工业大学(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建校以来,学校秉承 “ 明德,求是,拓新,笃行 ” 的校训,大力弘扬 “ 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 ” 的工大精神,坚持 “ 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 ”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 .历史沿革
     学校从 1956 年建校至上世纪末,为中央部属本科院校; 1998 年划归河南省管理; 2010 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河南工业大学。
2 .学科专业
     学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首批 “2011 计划 ” 参与高校、教育部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入选高校。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实力雄厚的超硬材料学科群。现有教学单位 20 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1 个,硕士一级学科 18 个(含硕士二级学科 108 个);具有工程硕士( 9 个领域)、 MBA 、农业推广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会计硕士、艺术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省级重点一级学科 18 个,本科专业 67 个(含一本招生专业 14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5 个,省级名牌或特色专业 10 个。学校还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
3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 2183 人。其中,专任教师 1600 余人,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 860 余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 560 余人。长江学者 1 人,省级特聘教授 3 人,博士生导师 14 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1 人,全国优秀教师 6 人,省、部级优秀教师、优秀专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 40 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获得者等共 200 余人。学校有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
     建校以来,学校涌现了大批知名专家。老一辈专家教授中,中国储粮昆虫分类学科创始人陈启宗教授,粮食缺氧储藏研究的开拓者路茜玉教授,率先掌握大豆磷脂提取加工技术的张根旺教授,解决了粮食筒仓防爆难题的周乃如教授,开创了国内砂轮制造、研磨工业学的汪璠、张国贤教授等。他们潜心学术,立德树人,奖掖后进,功勋卓著,为我国粮食事业和超硬材料行业及学校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为后继者树立了榜样。
     现任教师中,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卞科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王凤成教授、三届奥运会田径裁判王晏教授等知名学者,还有一批专家教授担任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和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竭诚奉献,堪称楷模。

4 .人才培养
     现有在校生 40000 余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 30000 余人,硕士研究生 1300 余人,外国留学生近百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 8500 余人。
     学校一直面向全国招生,已为国家输送 10 多万名合格毕业生。大批毕业生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条战线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正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着聪明才智,也为学校赢得了尊重和赞誉。
     近年来,学校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创新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一大批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总分连续 8 届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并荣获全国“优胜杯”;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于河南省高校前列,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还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南省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和“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等荣誉称号。
5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 2826 亩,建筑面积 89 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面积 8.7 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 3 亿元,馆藏图书 362 万册,建有河南省第一个万兆校园网。现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粮食局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 35 个,有各类校级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平台近百个,教学科研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另外,学校还与社会共建了 “ 河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 、 “ 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院 ” 和河南高校首家院士工作站等省级产学研平台。

6 .科学研究
     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在中国气调储粮理论及技术、储粮昆虫分类学、磷脂粉末化技术及理论、粮食散体物料压力理论、筒仓防爆技术、低温陶瓷结合剂超硬磨具、高温树脂结合剂超硬磨具、柔软耐水砂布等研究方面,诞生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
     近五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7 项,其中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6 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274 项,承担省部级科技项目 619 项;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 44 项,授权发明专利 205 项; SCI 、 EI 等收录论文 2298 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 665 部。
     学校是国家火炬计划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主要成员单位,是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体单位之一。《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河南省一级期刊,全英文杂志《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 Computational Life Sciences 》(中文名称《交叉科学 - 计算生命科学》,简称《 IS 》)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被 SCI 收录的期刊。
7 .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食机械、粮食储运、仓厂建设、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目前,全国约 70% 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 50% 的植物油加工企业、 90% 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学校提供的技术。学校作为 “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 ” 项目中坚力量,完成大部分核心技术和工程设计,为构建现代中国粮食流通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国家投资 337 亿元的国家储备粮库建设及粮食物流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全部采用学校研发的储藏工艺,同时,学校还承担了 1/3 工程设计,使国家储备粮库的技术与设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学校负责编制的国家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为国家粮食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8 .交流合作
     学校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科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开展校研合作;与郑州市、周口市、鹤壁市人民政府和省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开展校地合作;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粮集团、上海良友集团、双汇集团、三全集团、思念集团、许继集团、郑州现代物流有限公司(香港)等开展校企合作。
     学校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威尔士大学、瑞丁大学联办 5 个本科专业;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等开展在校生交流。 2007 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
     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小麦协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小麦协会、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中心等进行合作交流;成功举办了 “ 联合国粮食物流国际区域研讨会 ” 、 “ 国际小麦品质及面粉改良研讨会 ” 等国际学术会议; 2008 年被批准为国家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承办单位,迄今已培训来自 70 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行政与技术官员 400 余名。

9 .校园文化
     学校形成了 “ 团结进取,务实高效 ” 的校风、 “ 博学奉献 ” 的教风和 “ 勤奋诚信 ” 的学风。学校坚持文化育人,开设人文教育公选课,举办系列校园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
10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坚持 “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 ,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学校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打造和谐校园,营造了团结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党委、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文明单位、全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二、人才需求
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人才需求计划 
 
 
招聘岗位(专业)
 
 
学历要求
备注
粮油食品学院教师(食品科学与工程、昆虫分子生物学、昆虫分类学、粮食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化学工程、机械工程)
 
博士研究生
(王院长:0371-67758036)   xiaoxiwang@haut.edu.cn
 
机电工程学院教师(机械工程、机械设计理论、包装工程、车辆工程、机电工程)
 
博士研究生
(刘院长:0371-67758626)bguoliu@haut.edu.cn
土木建筑学院教师(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道路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艺术设计、城市规划、暖通空调、制冷工程、控制工程、燃气工程、力学、交通运输工程)
博士研究生
(谭书记:0371-67758288)
tcf@haut.edu.cn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控制、地理信息系统或摄影测量与遥感)
博士研究生
(张院长:0371-67756521
          0371-67756523)
zpxx@haut.edu.cn
xxxy_xkjsbgs@163.com
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化学工程、化学机械、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
 
 
博士研究生
(赵书记:0371-67756303)
zjtyjk@126.com
生物工程学院教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细胞生物学、发酵工程、微生物学、生物制药、动物科学)
 
博士研究生
至少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SCI论文
(王院长:0371-67756512)
jinshuiw@163.com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材料科学与工程、粉末冶金、无机功能材料、超硬材料、高分子成型加工)
 
博士研究生
(邹院长:0371-67758726)
wenjun_zou@haut.edu.cn
电气工程学院教师(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控制理论与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仪器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博士研究生
(刘院长:0371-67758669)
lnb@haut.edu.cn
管理学院教师(会计学、市场营销、技术经济)
博士研究生
能双语教学,发表3篇论文,其中至少一篇被CSSCI收录
(魏院长0371-67756953
0371-67756389)
glxy@haut.edu.cn
 
经济贸易学院教师(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
 
 
博士研究生
(杨院长:0371-67756779)
yangmao@haut.edu.cn
 
外语学院教师(英语语言文学)
 
 
博士研究生
(马院长:0371-67756796)
yumeima@haut.edu.cn
 
理学院教师(信息论、计算机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或理论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
 
博士研究生
(张院长:0371-67756786)
wei661@haut.edu.cn
 
设计艺术学院教师(景观设计、数字媒体)
 
 
博士研究生
(王院长:0371-67758003)
renbing@haut.edu.cn
 
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新闻传播类、工商管理、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
 
博士研究生
(尚院长:0371-67756380
          0371-67756790)
shhzhi@haut.edu.cn
 
法学院教师(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
 
 
博士研究生
(宋书记:0371-67756373
         0371-67756263)
fxydzb@haut.edu.cn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
 
博士研究生
(靳院长:0371-67756801)
laojin@haut.edu.cn
 
粮食加工工程中心教师(生物物理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分析化学)
 
博士研究生
(马主任:0371-67756291)
mcg@haut.edu.cn
学工部辅导员(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心理学等)
博士研究生
1、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在校期间曾担任一年以上主要学生干部;
2、1981年1月1日后出生;
( 张部长:0371-67756970)
775778934@qq.com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合作意识强,勤于学习,富有创新精神;符合学校的专业需求。
2、博士,海外留学归国或所学专业在国内属一流的高校毕业生;本科、硕士及博士专业应一致或相近;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应聘者需提供材料
1、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和工作经历、职称职务情况)
2、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还需提供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3、科研成果情况,包括已发表、出版的论文、论著情况,已结项或在研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获奖情况,授权专利情况等


三、聘后待遇
(一)工资津贴待遇:
1、优秀博士后、优秀博士根据国家及河南省规定确定工资及津贴 ;
2、海外高层次人才按国家及河南省规定确定,学校另给一定的补贴;
3、特殊要求可面议。
(二)科研启动资金:
博士或博士后根据专业不同给予5--10万元科研启动资金;其他高层次人才面议。
(三)其它优惠政策
1、安家费:优秀博士、博士后6万元,业绩特别突出的博士、博士后8-12万元。其他高层次人才具体可面议;
2、优秀博士 三年内享受校内副教授待遇;引进人才业绩条件符合教授要求的,经学校专家委员会通过,可享受校内教授待遇。
四、联系方式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街 河南工业大学人事处
邮    编:450001
联系电话:0371-67756896
联 系 人:吴老师  周老师
电子信箱:hngd@vip.163.com(该邮箱只用于接收求职简历,不做任何回复!)




欢迎光临 Discuz! Board (http://www.danxiangsi.cc/) Powered by Discuz! X3.1